以下是适用于初一学生学习的商鞅造句大全,由造句网小编整理,供同学们学习参考。初一用商鞅造句内容如下:
商鞅造句 1
(1)、但是当时的秦王看到了他所做出的政绩,于是便力排众议,保下了商鞅。
(2)、商鞅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会因他颁布的法令而受到他人的迫害,他却依旧敢放心大胆地去做,为什么?因为他自己有着十分的自信。
(3)、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张变法。
(4)、商鞅便将赏金提高到50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5)、商鞅的立木为信使他在百姓之中树立了威信,他的变法很快在秦国得到推广,从而使秦国强盛并最终统一全国
(6)、变法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对于商鞅来说则攸关生死。
(7)、商鞅变法,我们都知道,为什么他能成功呢?这与他的诚信有很大关系。
(8)、试问,如果结果是他没给人家五十金,恐怕商鞅这个名字就要臭名远扬,而不是流芳百世受人推崇了吧。
(9)、已知:战国时期,由于商鞅的变法,使秦国最终一统天下。
(10)、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11)、有一个人将木杆搬到北门,商鞅真的给了他五十两黄金。
(12)、秦孝公遇见商鞅,李白遇见杜甫,刘备遇见诸葛亮,这些历史上美好的相遇都是他们的命运为之改变。而你的出现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 (造句网 )
(13)、自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广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时,法律渐渐了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14)、苏格拉底虽然服毒而死,但留下的是他伟大的言论,正是他的言论带给人们思想的启迪;商鞅虽然死于非命,但他提出的政治主张,使秦朝统一了中国。
(15)、商鞅立木取信,获得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获得世人尊敬;季扎挂剑了却徐国国君的心愿,传为千古佳话。
(16)、钻木取火、结绳记事、酒池肉林、丧家之犬、南门立木、卧薪尝胆、焚书坑儒、三顾茅庐、闻鸡起舞,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牵引出了一系列的风云人物,如商纣王、孔子、商鞅、勾践、秦始皇、项羽、诸葛亮、杨贵妃、忽必烈、海瑞、文天祥、和坤等等。
(17)、汉代的季布一诺千金是诚信;秦国商鞅南门立林,是诚信;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诚信……先哲位用自己为人诚信的高尚作风,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赞歌。
(18)、商鞅立木取信,获得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季扎挂剑了却徐国国君的心愿,传为千古佳话。
(19)、商鞅想:怎么才能让人们相信我变法是真的呢?他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说,谁能把它扛到北门去,赏黄金十两。
(20)、老百姓纷纷议论:商鞅言而有信,他的命令一定要执行。
商鞅造句 2
(21)、一个做到诚信的人,他的光明未来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打下了基础,就拿我国的历史人物商鞅来说吧!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了顺应历史潮流外,还与他个人讲信用的品质有关。
(22)、春秋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23)、还有商鞅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商鞅为了取得人民的信任,在北城门立了一根木头,并张了榜:只要一个人把木头从北城门扛到南城门就给这个人50两金子。
(24)、从此以后,商鞅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就传开来了。
(25)、商鞅被五马分尸了,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胆的改革家。
(26)、这般苛政,逼得陈胜、吴广起义,就连商鞅也死在自己所制定的秦法之下,秦国因此灭亡。
(27)、商鞅虽死,其法犹在,想来他泉下有知也算不留遗憾。
(28)、然而,由于当时的混乱局面让人们对政府缺乏足够的信任,商鞅的变法法令又彻底改变了原有制度,更让人产生怀疑。
(29)、知道了四大变法分别是: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王莽变法、戊戌变法。
(30)、商鞅的这一举动,在百姓们的心中树立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来。
(31)、当初,商鞅帮助秦孝公变法,谋求了富贵,推动社会的形式转变,虽然落得了五马分尸的惨境,但商君死有余惜。有他真好。
(32)、秦国迅速拉开了商鞅变法的序幕,它如雄狮,猛跃七雄之首。
(33)、虽然他后来车裂而死,但是因为这遇见,秦国迅速强大,以至于后来第一次统一天下,商鞅的变法制度也一直沿袭长久,这是次完美的遇见,它功不可没,划出了历史上美丽的弧线,成全了一个人,使他名传至今,他成全了一个时代。
(34)、商鞅立木是秦国的商鞅为推行改革,而在民间立信于民的故事,正是因为商鞅守诺,所以秦国新法才得以顺利推行,最后秦国才能统一六国,成为霸主。
(35)、算了,这种情况我都已经习惯了。我不是商鞅,没有那一三寸不烂之舌,更无舌战群儒的勇气与能力,我把自己关在了,卧室里可锁上卧室门的同时我心里的门也落上了一把大锁。
(36)、变法虽然失败,但已经改变了人民百姓的生活,商鞅虽车裂,但他坚持到底的信念深深烙印在人民的心中,变得不朽、伟大!
(37)、人们小声的讨论着,但始终没有人站出来。终于有人将信将疑的把木头搬到北门。立刻将50赏金给予他,来表示不欺骗,表示信任。于是商鞅就此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令出必信,法出必行的印象。由此可以看出信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