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时域,信道的冲激响应表现出时延扩展。
2. 快速切换就是要求系统具有最小的切换时延,平滑切换则要求系统具备最低的丢包率。
3. 利用虚拟现实视觉临场感技术,可以解决时延问题,提高参赛机器人的控制精度。
4. 为此,从建立力觉临场感遥控作业系统的时延动力学方程出发,利用差分微分方程对系统的无条件稳定性进行分析。
5. 本文介绍了一种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群时延测量方法。
6. 在采用子阵时延结构的宽带数字阵列雷达中,子阵天线单元数变化会对数字阵性能的产生明显影响,其中主要包括主瓣偏移和旁瓣电平两方面。
7. 详细分析了滤波器的群时延特性和色散特性,讨论了该滤波器的动态可调谐性质。
8. 分析了网络控制系统的时延特征,并将数据丢包的网络控制系统建模成具有事件率约束的异步动态系统。
9. 采用TDMA时隙分配算法减少网络时延.
10. 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群时延色散绝对值的降低,输出脉宽近线性减小,此数值结论与已有实验结果定性一致。
11. 为了补偿数据传输中的动态群时延,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基带自适应的补偿算法。
12. 爆震检测的软件与自动定时延缓.
13. 其中重点讨论了时延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可以减小控制时延的算法,以减小由时延引起的控制滞后效应。
14.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主要通道的相对群时延特性和回波损耗特性与仿真结果符合较好。
15. 响应时间和时延的确定性对控制网络是至关重要的.
16. 该群时延均衡器能与不同类型超导微带滤波器级联,实现相位均衡,减小相位失真,改善接收机前端信号群时延特性,提高通信质量。
17. 短期ATG诱导疗法同时延迟应用钙调磷酸酶抑制,使得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更低,而且一旦出现排斥反应偶发事件,临床病程可得到改善。
18. 从矢量波动理论出发,导出了二维弹性波逆时传播的高阶差分格式,实现了弹性波在数值空间中的逆时延拓。
19. 本文分析了移相器的数学理论并提出了移相器设计与优化算法。该算法可以得到最小时延与面积代价下的高效移相器。
20. 第四章分析了越区切换过程及相关算法,估算了越区切换成功所需时间,分析了越区切换失败的各种情况以及越区切换失败情况下的最大时延。
21. 对于移动卫星网络,合理的星地链路切换方案需要在保证最小切换时延的同时,能够最优地使用网络资源。
22. 使用微处理机的结果不仅可靠而价廉,且是一种精密的群时延量计。
23. 为了与量子纠缠类比,进一步研究了这种纠缠态对贝尔不等式的破坏以及波导群时延的相关性质。
24. 改变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参数,将获得更高的双折射和更大的群时延差。
25. 传统的声源定位方法主要有:可控波束形成技术;高分辨率谱估计的定向技术;时延估计技术等.
26. 对于近程目标采用“K系数分配法”会产生测距模糊问题,但近程信噪比较高,相关峰明显,可以较准确地找到峰值的位置,利用“直接测量法”进行时延估计。
27. 实验结果表明,沿着任何临界通路传播的受害线相耦合的攻击线被适当地激活,并且可以对一定规模的电路的串扰时延故障进行测试矢量生成。
28. 该方案通过对累加器结构作低成本的设计改进,并通过一种高效的单跳变序列生成算法设计了时延故障测试序列生成器。
29. 为了减小基于MPLS的移动IP网络的信令开销、切换时延和切换丢包,人们提出了一种称为LSP扩展的移动性管理机制。
30. 当入射波载频接近共振频率时,孔缝中心耦合的电场强度存在群时延现象,群时延现象与共振增强效应同步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