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习俗造句。以下是四年级用习俗造句的内容,由造句大全小编精心整理,欢迎同学们学习参考。其造句内容如下:
习俗造句 1
1、同学们,你们一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吧?可你们知道什么能称之为家风吗?家风又称门风,指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代表了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2、缪佳璇同学向全体少先队员们介绍了重阳节的由来、主要习俗等,她告诉全体少先队员,随着演变,重阳节已成为一种敬老爱老的传统节日。
3、全体少先队员通过本次的升旗仪式,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和主要习俗,懂得了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敬老节日,我们少先队员更要将尊敬老人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
4、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
5、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6、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7、啊!今天是立夏,立夏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气呢!按照我国的习俗,立夏应该吃鸡蛋,所以妈妈特意为我煮了一大锅鸡蛋,听说立夏吃鸡蛋,力气大一万。
8、今天是冬至,按照传统习俗,北方人吃饺子,而我们南方人吃汤圆,代表团团圆圆。但我不喜欢汤圆的甜腻,所以建议改吃饺子,并想借这个机会举行一场家庭包饺子比赛。 (造句大全 )
9、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以前我对这个节日并不了解,但是这次,我了解到很多重阳节的习俗和故事,真的是有收获的一天。
10、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
11、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12、,汤圆迷讲述了暑假期间在吃汤圆的事情,汤圆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13、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14、我还吃过很多地方的汤圆,像上海擂沙汤圆。元宵节吃元宵、汤圆,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全国各地有不少驰名的风味汤圆、元宵,吃完要漱口,小心蛀牙!
15、今天立夏,温暖舒适的春天过去了,烈日炎炎的夏天到了。立夏吃蛋、斗蛋是我们家乡的习俗。
16、关于月饼呢也是一个传说,元朝的时候人们起义之前把纸条放进月饼里传递消息,起义成功后,为了纪念就保留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17、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建筑,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18、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有很多的习俗。
19、我点了点头,过年还有这样的习俗,真是闻所未闻。我没了疑惑,肠子也畅了,我们一大家围着桌子,有说有笑,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每个人的气氛都十分容恰,进餐也很愉快。
20、可惜哩,这个习俗现在已经慢慢消失了,就连小朋友们都不愿出家门玩了元宵节,充满美好愿望的节日,总让人那么期盼和留恋。
习俗造句 2
21、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它动人的故事传说,有不同的习俗。我想了解更多的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讲给妈妈听。
22、过年除了放烟花,还有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等习俗,爸爸说告诉我:这样才有过年的味道,希望我们把这些习俗永远的传承下去。
23、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爆竹轰,于是有了放爆竹的习俗,到了后来就成了烘托热闹场面的一种方式。
24、我国北方人有一种习俗,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尤其是大年三十,全家人拜大年后,就围坐在一起边包边聊。
25、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听着身边的村民们都纷纷赞叹,这样的文明祭扫既环保又安全。此刻,我也为家乡这不失传统而又有城市化的创意感到自豪起来,家乡的清明习俗变了。
26、赏灯是客家人从古至今的的习俗之一,它的历史悠久传承。
27、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要到了,清明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我们行走班当然也不能例外,学校老师早早地提醒我们要穿校服,佩戴红领巾。
28、万圣节有一个习俗,那就是会打扮成女巫、白雪公主、哈利.波特........很多的样子,奇行怪状的,来到万圣节。
29、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这是端午特有的习俗。
30、也许是有些人还在燃放烟花爆竹吧!我真想对他们说:我们应该传承对环境没有伤害的习俗,把一些危害环境的习俗渐渐丢掉。
31、放烟花是过年的习俗,每个地方放烟花都代表不同意义,朋友,你们看过上海放烟花招财神的景象吗?哈哈,没看见过吧!
32、十五日家家户户挂上灯笼放烟花的习俗就留了下来了。
33、今天是除夕,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表示旧岁结束,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各地的习俗不一样,有的地方打年糕,有的地方吃汤圆,有的地方吃水饺,都是代表这一天除旧迎新,合家团聚。
34、新年又称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为重要的节日,也是我国最红火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人民最看重的节日。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过年的基本习俗吧!
35、新年就快到了,有那么多有趣的传统习俗,好期待啊!
36、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37、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1]
38、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习俗,每年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蒸馍大赛,只要谁做出来的馍既香甜又好看,就能获得一个用馍做成的嫦娥雕像呢!所以,每当这时,男女老少都会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参与。
39、我的家乡有一个特别好玩的习俗,是吃水果大赛。
40、在我们老家每年的农历初一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因为春节有许多习俗,如,包饺子,拜年,放爆竹,剪窗花,逛花市,贴春联除夕夜的下午,堂哥带着我和堂妹去贴春联,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习俗造句 3
41、这些简单的闽南话,使我们学得津津有味,但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我们的课结束了,虽然我不是闽南人,但我也学到了闽南人的习俗、语言、希望闽南的语言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42、春节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前购物不但能买到节日用品,而且还可以了解过年习俗、体会到过年的乐趣。
43、他们忘却了自己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切实有用的习俗,到处疯狂地寻找沙粒。
44、于是,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贴春联,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衣服,吃饺子,守岁等活动与习俗。
45、爷爷也急忙出门,去旧房子找到毛笔、红纸和墨水,按照习俗,把红纸裁好,折叠,写了四幅对联,我看着每个字都很认真,写好了,等着晾干,爷爷小心地把对联折叠好,自己骑着自行车给大伯送去了。
46、过新年了,放烟花可是必须的哦!爸爸说,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燃放爆竹的习俗。爆竹我不敢放,那就放烟花过把瘾吧!
47、又一起陪姨婆读报,我们也了解了一些中国春节的习俗,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祭灶神。
48、一位年轻的阿姨走了过来,给我们介绍了各个地区的习俗风范。
49、清明节三天内可以去扫墓,这是为了祭奠先人和过世的亲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是为了尊敬长辈而展开的。
50、学习了《北京的春节》后,我知道了北京春节的习俗。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年俗也各不相同。
51、妈妈给我讲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等,还讲了有关嫦娥奔月的故事。
52、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之夜的月亮显的格外圆也格外亮,家家户户都喜欢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据说吃月饼象征着合家团圆,每个家乡都有这个习俗。
53、中秋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玩月节......是不是很多呢?再看看中秋节的习俗吧!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你想一想啊,一家人在桂树下赏着那又大又圆的月亮,吃着美味的月饼。
54、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有赏花灯、猜灯谜、划旱船、吃元宵等习俗。
55、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有很多,有吃元宵、耍灯笼、耍狮子、踩高跷、猜灯谜等活动。元宵节它代表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56、东阳在元宵节有一个习俗就是舞龙。他们亲手用宣纸,竹条做的龙,在宣纸上画一些油画,五彩缤纷非常精美,里面再放一些灯泡,中心放发电机。这样一只威武的龙就完成了。
57、然后,朱老师和我们一起讨论过年的习俗,还讲了好多故事,作业是学唱《欢乐中国年》。
58、婚礼习俗还有很多,比如不能空腹接新娘等等。
59、习俗真可怕!看来钱不多的人注定在平定娶不到老婆。
60、今天,是一年一度立夏节。传说在立夏节用线织成一个网,再将一个煮好的完整的鸡蛋,放进网中,再将网挂在小朋友的脖子上,就能躲避瘟神。在立夏节还有吃乌米饭、斗蛋等习俗。
习俗造句 4
61、在不同的地方,过除夕的习俗也都不同,最有特点的,非陕西莫属不可。
62、九九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是登山。全家人相约去花果山登山,既能锻炼身体,体验爬山乐趣,又能亲人相聚,共温一家亲的温情。
63、其次,我们小朋友有时也只是为了找个借口凑热闹,外国的节日习俗比较好玩,合我们这些小孩的胃口。
64、烧香拜佛是每年过年人们都在做的民间习俗。每到过年,去灵隐寺里烧香的人不计其数,人们去寺庙烧香大多是求财神让他们发财、求菩萨保他们平安。
65、提到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春晚是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并且演变成大多数人过春节的一个习俗。这几年的除夕,吃年夜饭、看春晚成了我家雷打不动的习惯。我也渐渐成为一个铁杆春晚迷。
66、祭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我的家乡金华就有春节祭祖的习俗。
67、在我的老家建德有清明节包清明粿的习俗。这不,清明节快要到了,奶奶从老家带来了艾草米粉团,打算包清明粿给我吃。
68、爸爸还向我介绍了守岁的习俗,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
69、牧人每次经过敖包,都要在敖包上放几块石头;客人每到敖包前,一般都要按蒙古族习俗顺时针绕包三周,同时心中许愿,并在敖包上添加石块以求心愿得偿。
70、1月8日我想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日子腊八节。在杭州有一个习俗是各大寺庙都会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日而给人们发放腊八粥,今年也不例外。
71、张老师告诉我们,斗蛋是她们江苏那儿特有的习俗。每到立夏那一天,人们就要斗蛋。今天,她也让我们分享一下她们童年时代的快乐啦,耶!
72、今年暑假,老爸提倡搞一趟文明出游,目的是让我们走进大自然,了解各地文明习俗。
73、北方的习俗是每当过春节时,人们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除夕的晚上,我和妈妈、奶奶一起包饺子。
74、菊花还能做成菊花酒,从汉代起,我国就有九月九饮菊花酒的习俗呢!而我们这呢,就有用菊花泡茶可以明眼,润肺的说法。
75、逛花街是广州的传统习俗,每年父母都会带我去买花,今年更是不例外。
76、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虽然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77、过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内容主要有:赛龙舟、女儿回娘家、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艾草、游百病、比武、击球、荡秋千等等等等。
78、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一。
79、丽江古城始于宋元,居住着纳西、汉、白等十多个民族,总共有十几万人,这里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古城。这里保留着古纳西王国的习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0、除夕夜,按照习俗要吃一顿团圆饭,就是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赶回来,一起吃一顿饭.外婆忙着准备过年吃的食物,有鸡、鱼、猪肉、牛肉等,可丰富了。
习俗造句 5
81、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我们这里有蒸属相、吃汤圆的习俗。这不,姥姥家要蒸属相了,我也想学两手,所以我和妈妈赶紧去姥姥家。
82、春节正是因为有这些各式各样的习俗,才会这么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83、听爸爸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屈原的爱国诗人,他因报国无门,在这天投江而死。老百姓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儿去咬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划着船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子投入江中。久而久之,各地就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了。
84、在我的家乡,赛龙舟是组织不了的,但吃粽子的习俗是必不可少的。
85、今年是第一个把端午节列入法定节假日的一年。那么,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86、过年人们都喜欢放鞭炮,这是一直以来的习俗,图个热闹。
87、这是我知道的过新年习俗,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其他的习俗吗?
88、我还从新闻上了解了我国各族人民过中秋的习俗和活动。
89、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我搜索了中秋节的资料,知道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一大习俗。
90、今年春节假期,我们一家没有回老家,而是留在了武进,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爸爸告诉我,春节有许多的习俗,像守岁、串门拜年、赏花灯等等。观赏淹城的花灯成了近年来武进人过春节的习俗之一。
91、妈妈全程用着十分流畅的英语跟大家讲述圣诞节的由来和一些习俗,大家都用赞叹的眼神看着我,我心里不禁甜蜜蜜的。
92、迎龙灯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人们迎着长长的龙灯,到家家户户家里去给人们送平安、送祝福,我们一家人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做了次大扫除,然后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迎接新的一年。
93、我的家乡宣平柳城是个历史悠久、风景宜人的小镇。小镇上民风淳朴,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有意思的传统习俗,比如赛龙舟、舞龙灯、包粽子、吃元宵等等。其中,我觉得最有意思也最难忘的是农历五月十六城隍庙会上的擎台阁。
94、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是不能忘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这当然是吃汤圆喽。
95、中秋节的晚上,晚餐过后,迎来了中秋节的重要习俗——吃月饼。
96、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97、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98、春节习俗,一些人可能只熟悉自己家乡的,却对外地的一窍不通。北京的习俗可是很有意思的哦……
99、这次有趣的除夕夜,不仅使我获得了快乐,也让我了解了除夕夜的习俗,比如说:守岁;压岁;踩岁;吃万万顺……这一切都说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其实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就能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100、包完水饺,炒好了菜,我们要吃饭的时候,奶奶说先不要吃,一起到到门口"照庭",这又是什么啊?只见奶奶抱了一大包艾草,用火点着了,让我们围着转几个圈,一边转一边说"照一照全家旺,照一照蚊虫躲"奥,原来也是一种习俗啊!